1、形成良好口形,首先应保持颈部、喉部及口腔各部位的自然放松,唇部自然贴牙,上唇稍微靠前。
2、然后,撮嘴念“hū”音(声带不振动),促使喉腔、口腔自然放松打开(含气状),两颊、嘴角、上下唇肌自然向中间收拢,直接促使上下唇中间形成气息经过的椭圆形“风门”(感觉成圆形)。
3、2、然后,下唇中间轻轻靠准吹孔,盖住吹孔约1/4处,呼出气息通过“风门”使口风向下注入吹孔,作用于笛管发音。
(相关资料图)
4、3、明确口形的基本形成后,还要讲究口形与吹孔的角度,使嘴唇与吹孔形成90度直角,气息畅通无阻,灌满笛子,最大限度减少漏气,力求笛音纯净、圆润。
5、在口形形成练习中,要始终注意保持喉、口、舌部的自然放松,用发“hū”音的状态引导保持吹奏口形。
6、扩展资料:演奏技巧:笛子的演奏由于技巧、地域的关系,简单形成两大流派,一为南派;一为北派,就技巧而言:南曲出手颤、叠、振、打;北曲拿手吐、滑、剁、花。
7、装饰音练习颤音(tr)例如6的颤音相当于演奏67676767一般。
8、虚颤音颤音的一种,手指颤动时并末完全盖住音孔(按半孔)的虚颤手法。
9、波音(w)短颤音的一种,也称涟音,意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颤指跳跃一次。
10、叠音(又)例如6的叠音相当于717 6一般。
11、6是主音,而717相当于复倚音,是装饰音的一种,也称唤音。
12、赠音出现在音尾的一种装饰音,会标示出所“赠”之音高,也称送音。
13、打音将主音的下一孔位置,用手指迅速的“打”一下。
14、也称导音。
15、参考资料来源:竹笛_百度百科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X 关闭